创作声明:本文为虚构创作,请勿与现实关联
2020年9月15日,星期三,早上7点45分。
上海624路公交车正赶上早高峰,车厢里人挤人,连挪动一下脚都困难。
闷热的空气里混着汗味和豆浆的香气,上班族赶时间的焦急写在每个人脸上。
所有座位都坐满了人,过道里的乘客几乎贴着彼此的后背,想侧个身都得先说声“借过”。
靠近后车门的单人座上,一个男军官安静地坐着。
他看起来二十七八岁,笔挺的夏季常服衬得身姿挺拔,只是脸色带着几分疲惫的苍白。
军帽放在身侧的军绿色挎包里,额前几缕碎发被汗水打湿,贴在皮肤上。
他正低头翻看一本封面印着“战术分析基础”的厚册子,手指捏着书页的力道有些大,指节微微发白——左膝传来的隐痛让他下意识地绷紧了神经。
右胸前的国防服役章在透过车窗的阳光里,泛着沉稳的金属光。
公交车驶进南京东路站,又一波乘客涌上来。
本就拥挤的车厢更显狭小,后上车的人只能侧着身子往里挪,鞋底蹭过地板发出细碎的声响。
人群中,一个中等身材的女人艰难地往里挤。
她三十五岁左右,孕肚已经很明显地隆起,右手死死攥着扶手,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,左手小心翼翼地拢在肚子上,脚步不稳地随着车身晃动。
孕妇叫王芳,怀孕七个多月了。
丈夫在外地工作,她今天得自己坐公交去第一妇幼保健院做产检。
刚才在站台等了两班车都没挤上来,这班车好不容易抢到个扶手,可站了没两站,腰就酸得厉害。
她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影,有些慌乱地扫着车厢,想找个能稍微站稳的空隙,更盼着能有个座位歇口气。
视线掠过时,她注意到了那个翻书的男军官——对方坐得端正,看起来不像马上要下车的样子。
王芳咬了咬唇,手心沁出薄汗,担心对方会为难,可腰实在疼得撑不住。
她深吸一口气,一点点挪到男军官面前。
“同志,不好意思打扰了。”
王芳的声音压得很低,带着孕期特有的虚弱,尾音还有些发颤。
“我怀着孕,站着实在不太舒服,能不能麻烦你……”
话没说完,男军官抬起头。
他的眼睛很亮,只是此刻眼底蒙着一层水汽,藏着一丝隐忍的疼。
他先看了看王芳的肚子,喉结动了动,沉默了两秒。
“抱歉,我不能让座。”
男军官的声音不高,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说完,他重新低下头,捏着书页的手指更用力了。
王芳愣在原地。
她没料到会被这么直接地拒绝,脸上腾起一阵热意,尴尬地想摆手说“没事”,话还没出口,旁边突然炸响一个尖利的声音。
“啥?不能让座?”
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嗓门陡然拔高,盖过了车厢的嘈杂。
这女人叫刘淑芬,是附近菜市场的摊主,平时最见不得“占着便利不体谅人的”,此刻见男军官穿军装却不给孕妇让座,一股火气直往上涌。
她本来站在斜后方,听见对话立马往这边挤,胳膊肘撞得旁边人直皱眉,自己却毫不在意。
“小伙子,你说啥?”
刘淑芬瞪圆了眼,声音越来越响。
“你看不见人家大肚婆站不稳吗?穿个军装就高人一等?就不用讲情理了?”
男军官抬起头,脸色又白了几分。
他张了张嘴,想说些什么,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他知道,在这种场合解释,很可能被当成借口。
于是他只是把册子捏得更紧,没再出声。
“你这叫什么态度?”
刘淑芬的火气更盛了。
“孕妇站着晃,你一个穿军装的坐着不动,你们部队就是这么教你们对待老百姓的?”
听到“部队”两个字,周围的乘客纷纷转头看过来。
在这座尊崇军人的城市里,军装总带着特殊的分量,这声指责让原本嘈杂的车厢静了一瞬,随即响起更多议论。
“就是啊,穿军装的更该带头让座吧?”
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白领推了推眼镜,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赞同。
“这基本的觉悟都没有?”
“现在的年轻人,穿得再整齐有啥用,心是冷的!”
一个拎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叹了口气,声音不大却足够周围人听见。
“我们那时候,解放军见了老人孕妇,不用人说就主动站起来了。”
车厢里的气氛一下子绷紧了。
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过来,议论声一阵接一阵地传开。
有人皱着眉点头,有人掏出手机时眼里带着明显的不满,镜头悄悄对准了这个“不让座的男军官”。
王芳被这阵仗吓着了,赶紧摆手。
“算了算了,真不用,我扶着就行,马上就到了……”
但刘淑芬显然不打算停。
“不行!这事必须说道说道!”
她往前凑了半步,指着男军官,声音尖得刺耳。
“你穿这身衣服,就该有个军人的样子!凭啥眼睁睁看着孕妇站着?”
男军官的肩膀微微发颤,手背上的青筋都起来了。
他抬起头,眼里的水汽更重了,却还是咬着牙重复那句话。
“我说了,我不能让座。”
“不能让座?”
刘淑芬几乎是吼出来的。
“你哪儿不能让座?腿脚看着好好的,年纪轻轻的,穿身军装不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?你这叫保护?”
“就是!给个理由啊!”
旁边一个穿运动服的小伙子也跟着喊。
“为啥不能让?说出来大家听听!”
面对一圈质疑的目光,男军官只是咬着下唇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。
他不是不想解释,是怕越解释越乱。
他只能死死闭着嘴,任由周围的议论声越来越凶。
“肯定是没理由!就是不想让!”
“穿军装就牛了?没良心!”
“这样的人咋进的部队?”
这时,一个扎高马尾的姑娘站起来。
“大姐,你坐我这儿吧,我下站就到。”
刘淑芬却一挥手。
“这不是座位的事!是良心的事!她不让,别人让有啥用?就得让他明白错在哪儿!”
王芳越来越不安,腰更疼了,可看着眼前这架势,只能小声劝。
“真的没事,我下站就到了,别吵了……”
“不行!”
刘淑芬嗓门更大了。
“今天必须说清楚!他得给个说法!”
车厢里的空气像凝住了,所有人的视线都钉在男军官身上。
有人举着手机录视频,屏幕的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。
男军官终于抬起头,眼泪顺着脸颊滑下来。
他看了圈周围或愤怒或鄙夷的脸,声音抖得不成样子。
“我……我真的不能让座……”
“为啥?”
几乎所有人都跟着问。
但他只是摇了摇头,把脸扭向窗外——再说下去,他怕自己会哭出声。
就在这时,报站器响了。
“下一站,人民广场站,请下车的乘客准备。”
听到报站,男军官猛地站起来。
他快速抓起挎包,往肩上一甩,拨开围着的人,一步步挪向后车门。
“你站住!”
刘淑芬在后面喊。
“不说清楚别想走!”
男军官没回头,扶着车门旁的栏杆,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,只是低着头,等着车停稳。
他的背影在攒动的人头里,显得格外单薄。
公交车缓缓靠站,男军官第一个下了车。
他的军绿色挎包在肩上坠得肩膀发沉,很快消失在路边的人流里。
车门关闭后,车厢里的讨论反倒更热了。
“看见没?跑了!”
刘淑芬气呼呼地拍了下扶手。
“心虚了呗!没良心就是没良心,装啥装!”
“真是给军人丢脸!”
那个戴眼镜的白领撇着嘴,拿出手机刷着刚才录的视频。
“穿那身衣服,不知道害臊吗?”
王芳坐在刚才男军官的位置上,摸着座位残留的温度,心里总觉得沉甸甸的。
那个男军官苍白的脸和紧抿的嘴反复在眼前晃,她小声说。
“其实……他好像不太舒服……”
“不舒服?我看他是心里不舒服!”
刘淑芬立刻接话,越说越气,觉得自己是在替孕妇讨公道。
“不舒服就能看着大肚婆站着?”
旁边一个穿工装的大哥皱了皱眉,劝道。
“大姐,别气了。说不定人家真有难处,只是没说呢……”
“难处?”
刘淑芬打断他,声音依旧尖利。
“有啥难处比孕妇站着还要紧?穿军装的,就得有担当!这是态度问题!”
话音刚落,车厢里炸开一片议论。
好多人点开手机,开始发刚才录的视频。
一个染着棕色头发的小伙子一边打字一边念出声。
“我发微博了,#男军官拒给孕妇让座#,让大家评评理!”
他打字时手指飞快,脸上带着愤愤不平的神色。
“发得好!”
刘淑芬拍着手。
“就得让大家看看,这就是某些穿军装的样子!太不像话了!”
另一个拎着环保袋的大妈也掏出手机。
“我发家族群里,让我家那当兵的孙子也瞅瞅,让他说说这到底像话不像话!”
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,这事传得很快。
短短十几分钟,相关的视频就在微博、微信朋友圈上被转了好多遍。
最先发视频的棕发小伙在微博里配文。
“刚在624路公交上见的,男军官不给孕妇让座,问他还不理人!穿这身衣服不觉得害臊吗?@东部战区 管管你们的人!”
这条视频很快就有了几万点赞,评论区吵翻了:
“啥情况?军人不是该带头让座吗?这也太说不过去了!”
“穿军装了不起啊?基本素质都没有!”
“部队招人的时候不看人品吗?这种人也能进?”
“必须严肃处理!太丢军人脸了!”
#男军官拒给孕妇让座#的话题,没一会儿就冲上了同城热搜。
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,几乎一边倒地骂那个男军官。
有人说自己也曾遇到过类似情况,指责现在的年轻人缺乏同理心;有人翻出以前军人让座的新闻,对比着骂得更凶。
几个本地大V也转发了:
@上海生活通:“今天这事太让人寒心了。军人本应是榜样,可这位男军官的做法,实在让人想不通。这到底是个体素质问题,还是……?”
@老兵回忆:“我当了三十年兵,从没见过这样的。给孕妇让座是最基本的尊重,穿军装的更该明白。这种行为,必须批评!”
@孕妈互助会:“作为孕妇,特别能理解王女士的无助。那个男军官,哪怕说句抱歉也好啊,这种态度,真的让人无法接受。”
偶尔有几个理性的评论:
“会不会有啥隐情?比如身体不舒服?”
“先别急着骂,等弄清楚再说呗。”
但这些声音很快就被骂声盖了:
“隐情?啥隐情能让他看着孕妇站着?”
“洗地的滚远点!”
“这就是没教养!跟职业无关!”
中午12点,东部战区某部的官方微博发了条消息:
“针对网传‘男军官拒给孕妇让座’一事,我部已注意到相关情况,正在核查具体细节。我部始终注重官兵道德教育,若情况属实,将依规处理。同时呼吁网友理性发言,勿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。”
这条回应不仅没平息舆论,反倒让火更旺了。
评论区里全是不满:
“‘正在核查’?视频都明明白白的,查啥?”
“这回应太敷衍了!没有诚意!”
“必须给个说法!不然对不起这身军装!”
“建议公开道歉,严肃处理!”有人在评论区刷屏,要求立刻公布处理结果。
与此同时,好多自媒体开始“深挖”,标题一个比一个刺眼:
《愤怒!上海男军官公交拒让座,军装下藏着一颗冷漠的心?》
《军人的脸被丢尽了!公交让座风波背后的素质拷问》
《孕妇站着他坐着,这位男军官到底咋想的?》
这些文章被疯狂转发,连本地电视台的午间新闻都提了一嘴,说“引发市民热议,大家纷纷表达对军人职责与道德的看法”。
下午3点,一个叫“沪上公交眼”的视频号发了段更长的视频,从王芳求助到男军官下车,全程都拍下来了。
视频里能清楚看到男军官隐忍的表情。
但网友们更愤怒了:
“你看他那表情,就是不想让,装啥难受?”
“连个解释都没有,太傲慢了!”
“穿军装的就这觉悟?”
傍晚6点,本地一档民生节目《城市关注》做了专题讨论,主持人说:
“今天我们聊的这个话题,关乎责任与担当。一名男军官在公交上拒绝给孕妇让座,这事之所以引发这么大讨论,是因为大家对军人有着更高的期待。那么,这份期待,到底该不该有?”
请来的嘉宾有退伍军人、律师,还有社会学教授。
退伍军人说:“穿军装就要有军装的样子,让座是小事,体现的是作风。”
律师则提到:“道德不能绑架,但公众对特殊职业的高期待有其合理性。”
虽然说得比较委婉,但话里话外都觉得“作为军人,应该让座”。
这边讨论得热闹,网上的人肉搜索已经开始了。
尽管部队呼吁保护隐私,还是有网友“扒”出了信息:“他叫李强,某部参谋,刚从演习场回来。这种人就该曝光,让他知道啥叫责任!”
这信息真真假假,但转得飞快。
甚至有人在评论区说要去他部队门口“讨公道”,让他出来道歉。
面对越来越凶的网络暴力,少数人开始担心:
“别太过分了,万一有误会呢?”
“人肉不对吧,不管咋说,隐私得尊重。”
“可能我们真的错怪他了?”
但这些话很快就被淹没在骂声里。
晚上9点,那个男军官所在部队的官兵家属群里,有人发了条消息,据说是李强本人说的:
“抱歉,给大家添麻烦了。”
就这一句,又点燃了新的怒火:
“一句抱歉就完了?当没事发生?”
“连为啥不让座都不说,道歉有啥用?”
“太敷衍了!必须公开道歉!”
“建议部队严肃处理,清除出队伍!”
事情闹到这步,早就超出了让座本身。
它成了关于责任、职业操守和社会期待的大讨论。
而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李强,始终没再多说一个字。
他不是不想解释,又被铺天盖地的指责压得喘不过气,只能把自己关在宿舍里,对着天花板发呆。
没人知道,在漫天的指责声里,真相正被一张揉皱的纸,藏在公交座位的缝隙里……
当天晚上,公交末班车回场后,保洁员陈姐在打扫那节车厢时,发现单人座的缝隙里卡着张纸。
纸的边缘都被汗浸透了,边角卷着,像是被人不小心蹭进去的。
“这是啥?”
陈姐好奇地抽出来,展开一看,懵了。
她逐字逐句地读着,眼睛越睁越大,手里的抹布“啪”地掉在地上。
赶来检查车况的车队队长听见动静走过来,捡起纸看了看,脸色瞬间变了,手都有些抖,赶紧给调度室打了电话。
很快,调度室联系上了当天那班车的司机,还有几个留了联系方式的乘客——包括刘淑芬和王芳。
当队长把纸上的内容念出来时,整个调度室突然静得能听见呼吸声。
最先跳出来指责的刘淑芬,脑子里嗡嗡作响。
她想起自己刚才那些刻薄的话,想起男军官眼里的隐忍和眼泪,一股羞愧感猛地涌上心头。她捂着嘴蹲在地上,眼泪顺着指缝往下淌,嘴里反复念叨。
“我咋能那样说……我咋能……”
那个戴眼镜的白领,脸“腾”地红透了。
他想起自己说的“没觉悟”,想起录视频时的义愤填膺,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。他红着脸把视频删了,删完还觉得不够,又反复按了几次删除键,手都在抖。
孕妇王芳攥着衣角,眼泪掉得停不下来。
她想起自己求助时对方的犹豫,想起对方站起来时的动作,才明白那不是冷漠,是……
她捂着嘴,哭得说不出话,只是反复念叨着。
“对不起……真的对不起……”